1. 首页 > 知识

陋巷往来成古今

陋巷往来成古今

我们陋巷在朝天门和东水门之间的城墙外,一面是城墙,一面是临江的吊脚楼、捆绑房、烂窝棚。一条麻石板小路顺着城墙蜿蜒,窄的地方,两人对面便要撞翻一个。陋巷阴暗、潮湿、拥挤、浑浊,唯有那城墙上的黄桷树洒下一片绿荫来,为陋巷增添了些许微生机。

要说陋巷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300多年前。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重庆城编为29坊15厢,就有丰碑厢。坊、厢是古时城市的基层行政管理组织,城内曰坊,城外曰厢。一个坊、厢要管十余条甚至几十条街巷。陋巷与丰碑街紧邻,首尾相接,实际上是一条小巷。但其名更有诗意。名曰白鹤亭。据老人们说,当年陋巷临江一侧,确有一小桥、一小亭。依桥头,坐亭里,可望河对门涂山上不时飞过的群群白鹤。60年代,笔者都还多次见过夕阳下群鸟翩飞的美景。不过,那已不是白鹤,可能只是白鹭了,白鹤亭靠近的朝天门、东水门都是当年的大码头,其形成可能早于清代。如果推测不错,陋巷的历史比美国历史还要长一倍呢。

那时,陋巷外的江边,周年四季都停满大大小小的柏木船。陋巷的人都靠这船吃饭,不是"扯船子"(纤夫),就是下力汉(搬运工),有钱的也不过做点卖小菜之类的小生意。抗战胜利那年,一个姓孙的封建把头在巷口处修了一幢两楼一底的吊脚楼,就是最好的建筑了。深夜时,有更夫从陋巷走过,过走边唱:"月黑头,惊醒些,坡上又有扒窝子(扒手),河下又有柚子船(贼船),大跳(板)要楞,小跳(板)要抽。烧火的起来看仓刮潮(看水涨)!"唱一句,打一声锣。当??!当??!那锣声在月夜下传得很远很远……

解放后,在节约街修起运输电影院,修起搬运工人大厦,陋巷就有人搬到那大厦去住了。只有陋巷,似乎还是那样儿,似乎已经被遗忘。从城墙上往下看,陋巷里静谧,石板路光亮,母鸡下蛋后那咯塔咯塔的欢唱,又使陋巷充满温馨。阳光透过城墙上的黄桷树,把点点碎银洒在那凉水井里,星光闪烁。盛夏入夜后,那凉水井四周挤满歇凉的人,年轻人的呜嘘呐喊洋溢着欢乐。下弦月从涂山上升到半空中,陋巷才安静下来,进入梦乡……

只有陋巷里生活过的人忘不了那一份温情,那一份安宁。陋巷被拆除之前,我最后一次走过陋巷。那城墙依然,却显得那样短小而苍老;那凉水井已干枯,却依然有一股凉气袭面;那麻石板小路似乎长了一层青苔,人走过,却依然发出轻轻的鸣响;那吊脚楼那烂窝棚空空荡荡,却依然紧闭着;那城墙上的黄桷树依然枝繁叶茂,在风中轻轻摇曳,使陋巷中那斑驳的树影轻轻晃动……最后,我走上滨江路,远望那被遗忘的陋巷,心中默想:我是应当为她唱一曲挽歌,还是应当为即将耸立起来并将成为重庆标志建筑之一的新大厦唱一曲赞歌呢?

那新大厦的蓝图就在面前,66层高的主楼竟有200多米高,超过了陋巷的长度。

可惜,那新大厦取名滨江广场,为何要舍弃"白鹤"这有诗意的名称呢?

永别了,我的白鹤亭。永别了,我的陋巷。 摘自重庆商报

相关推荐

  •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作者是谁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作者是谁

    临江仙,作者,,语言,秣陵,建康,宣告,台路,李格,饮酒,老死,金石,山东章丘,李清照《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作者】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译文庭院很深很深,不知有多少层深,云雾缭绕的楼阁门窗经常关闭。骋目四望,只见柳梢返青和梅枝吐蕊的景象越来越分明了。在古秣陵城的周围,树木渐绿,宣告春已归来,但我却无家可归,看来...

  •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是谁写的?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是谁写的?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作者,,漱玉,时代,中原,秣陵,状态,男性,情况,创造,精神,心理,李清照《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根据词序,此词仿照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而作。上片写春归大地,词人闭门幽居,思念亲人,自怜身世;下片承上片怕触景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目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此词不单是作者个人的悲叹,而且道出了成千上万想望恢复中原的人之心情。全词格调苍凉沉郁,几乎全以口语入词...

  • 故宫面积有多大

    故宫面积有多大

    故宫,占地面积,,北京故宫,城墙,永乐,结构,三宫,东华门,西面,神武门,宁宫,交泰殿,72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成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民国十四年国庆节(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开幕。北京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南面为午门...

  • 长城什么颜色的

    长城什么颜色的

    长城的颜色,,长城,中国,城墙,明长城,秦长城,遗迹,北方,各国,西起,东至,铁灰色和铜灰色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中国万里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战争时代的国家军事性防御工程,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长城的颜色有铁灰色和铜灰色。长...

  • 长江索道几点去合适

    长江索道几点去合适

    长江索道,出行,,长江索道,景区,嘉陵江,东水门大桥,号线,小什字,游客,龙门,山城,长江,晚上七八点长江索道晚上七八点过去比较合适,因此这个时候人不会那么多,而且晚上的景色比白天更好看,在空中欣赏著名的重庆夜景,这种体验非常的棒。而且还可以坐索道到南坪去南山看夜景,或者坐到渝中区打卡洪崖洞。建筑特色2019年12月22日,长江索道完成年度检修和轿厢更换工作,第三代轿厢正式与游客见面,轿厢历经近一年的设计和制作考量,其样式还原于1987年...

  •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的作者是谁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的作者是谁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篇章,中原,建康,期多,典雅,秣陵,语言,江苏南京,李格,恢复,李清照《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根据词序,此词仿照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而作。上片写春归大地,词人闭门幽居,思念亲人,自怜身世;下片承上片怕触景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目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此词不单是作者个人的悲叹,而且道出了成千上万想望恢复中原的人之心情。全词格调苍凉沉郁,几乎全以口语入词,明...

  •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的作者?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的作者?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作者,,中原,情感,性情,上有,口语,切心,心理,早期,金石,状态,李清照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

  •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的作者是谁?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的作者是谁?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的作者,,中原,切心,建康,金石,词人,状态,无限,口语,事件,中州,李清照《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根据词序,此词仿照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而作。上片写春归大地,词人闭门幽居,思念亲人,自怜身世;下片承上片怕触景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目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此词不单是作者个人的悲叹,而且道出了成千上万想望恢复中原的人之心情。全词格调苍凉沉郁,几乎全以口语入词,...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作者是谁?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作者是谁?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作者,,价值,长江,白发,青山,英雄,奔腾,板桥,居庸关,金马碧鸡,江上,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明代 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译文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江上白发渔翁,...

  • 燕郊属于北京几环

    燕郊属于北京几环

    燕郊;属于北京几环,,北京,环路,环线,城墙,首都,燕郊镇,行宫,外环,三河市,又称,六环外燕郊属于北京几环北京燕郊属于六环外,燕郊地处河北,北京边界的一个三角地带。北京燕郊简介燕郊因春秋战国时期地处燕国城郊而得名,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有天子脚下,御驾行宫之美誉。燕郊开发商区的位置非常特殊,客观来讲已经属于七环里六环外。但是距离通州仅七公里,距离国贸仅三十八公里。燕郊因春秋时期地处燕国都城之郊而得名。清康熙初年在此地建造行宫,燕郊...

  • 华北廊坊是哪个省

    华北廊坊是哪个省

    华北廊坊,归属,,步行街,温泉,古城墙,北京,第一,胜芳,花灯,纪念馆,文安,廊坊,河北省廊坊廊坊市,河北省辖地级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东,北临首都北京,东交天津,南接沧州,西连保定,地处京津冀城市群核心地带、环渤海腹地。历史文化胜芳花灯胜芳花灯,式样有数百种之多,其制作技巧或繁或简,有大有小,大至数米,小不盈寸,可玩于手掌之中。除各式各样的宫灯外,还有人形灯、植物灯、鸟兽灯、风物灯、建筑灯等传统花灯。增加了声、景融于一体的“戏楼灯”、“地...

  • 梅花的作者是谁

    梅花的作者是谁

    梅花,作者,,民间,世纪,江苏南京,临江,语言,俄国,情感,性比,嘉佑,情况,王安石《梅花》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的幽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华横溢。亦是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人。全诗语言朴素,写得则非常平实内敛,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王安石生于临江军(今江西清江)。身官宦之家,于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