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叶落归根?
问:人为什么要叶落归根?
来自贵州省清镇市的网友御丹琴的解答: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于右任《望大陆》)。“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说到叶落归根,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大概是引用频率最高的诗词了,连小学生都能倒背如流,这里实在是不敢再拾人牙慧。但我们看到祖籍陕西三原的于右任和福建永春的余光中,在他们客居台湾几十年的日子里分别写下的上述两首诗里,却也或鲜明或隐晦地表达了这一悠悠情怀。我以为,叶落归很,首先表达的是人们对故乡和家庭、祖先的一种原始忠诚。原来,人都对自己的故乡,怀着一种近乎宗教的忠诚,这种忠诚,就像人对自己的原生家庭,亲生父母,从骨子里带来的一种忠诚。人们对家庭的忠诚,是通过相貌、语言、行为,同父母、兄弟姐妹的相像和相近,恪守家庭的诸多规则来实现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越老越和自己的父母相像的原因,因为越老,人对自己的父母才越理解,越认同,自然地,思想和行为的表现上也越趋同。对故乡的忠诚,则通过有意无意地维护甚至刻意美化故乡的形象,与一起在外的老乡、在乡的亲友联络、帮助乃至于为故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体现。长期出门在外的人身上,故乡情结越浓越重。一些在年轻时对故乡愤世嫉俗、不够认同的人,相反,到老年时,反倒越思念故乡,就象顽皮的孩童成年后终于理解了严厉的父母当年对自己苛酷的教养,变得“浪子回头”,做的回报父母、回报故乡的事有可能比其他人更多,更令人感动。其次,叶落归很,是人对生命历程中最后一站旅行安全的下意识追求。我们常说,母亲的怀抱最温暖,最安全,那是因为,母亲给予我们的保护和关怀最无微不至。我们还说,童年最令人怀念,那是因为,童年里,我们受到的来自家庭、学校和其他方方面面的关照也最多,自己需要独立解决的事情很少,“无忧无虑”这个词最多地也是被用来形容童年时光的。而随着年龄的增大,尤其是走上社会,独自打拼的日子,可谓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一些人甚至还公开地唱出了“我不想我不想长大”,形象地道出了人对童年舒适安全氛围的怀念和向往。在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作“退行”,它的一个积极方面的因素就是在心理上能给人提供安全和保护作用,减轻独自面对棘手的人事时的无助和焦虑。当然了,过度的退行心理和行为,只能使人幼稚化,是不足取的。人类生存打拼的经验还告诉自己,母亲的怀抱是最舒适的地方,童年时期是最安全的阶段。母亲的怀抱肯定是回不去了,可故乡却是实实在在还在那里的,故乡最接纳自己,故乡也最能让一个人放下生存的焦虑。叶落归根,就是人们对自己生命历程最后一站旅途平安的下意识追求。第三,叶落归根,也是在遵守一种文化的禁忌。人类在数百万年漫长的生存发展中,形成了一个个种群和族群,让每个种群和族群的人死后各归其位,既是各自势力范围内理所应当要做的事情,也是对人死后仍有灵魂的一种惧怕和妥协。否则,子孙对先人乱葬,怕引起先人灵魂的报复。先人自己如果叶落不归根,又怕葬在别人的势力范围,遭受外人灵魂的欺压和奴役。也许,人类终有一天会对“灵魂”问题有一个更加令人信服的研究和解释,但数百万年的“灵魂”说对人们的心理影响却不会立马消失。按照分析心理学大师荣格的说法,它已经成为了我们所有人的集体潜意识,一代代地深入骨髓地遗传了下来。并且我们知道,社会的变革,先是外层的,比如吃的、穿的、用的、玩的,最后才是文化内层的,比如家规,族规,民俗,法律。叶落归根,就是在遵守这一文化禁忌和社会变革规律。当然,我们也能看到,已经有不少的人,对叶落归根,表达了不以为然的情绪,不正说明,起始于百多年前的那场广阔深刻的社会变革还没有完全完成吗?也许,这场社会变革终于全面完成了,我们对叶落归根这个词语就要赋予新的内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