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指南车是谁发明制造的

黄帝

原来,这漫天大雾是蚩尤在祭坛上作法所致。黄帝想,必须造出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方能破掉雾,一举破之。他立即吩咐能工巧匠,按照他的计划造指南车。在指南车造好后的一个黄昏,黄帝率领部落,大举进攻蚩尤。这时蚩尤再作雾也不灵了,黄帝部落在指南车的指引下,在迷雾中大败蚩尤,最终获胜。

黄帝(华夏部落首领)

黄帝(别称:姬轩辕、有熊氏、帝鸿氏,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号轩辕氏,本姓公孙,后改姬姓,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黄帝(The huangdi;Yellow emperor),公元前2717-前2599年。黄帝诞辰是农历三月初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与附宝之子,以姬为姓,有土德之瑞,尊称黄帝。《史记·五帝本纪》载:“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据大量的历史记载和文物佐证,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汉代在新郑北关轩辕丘前建有轩辕故里祠。

黄帝诞辰相传是农历三月初三,黄帝即位据说是在公元前2697年,即位时20岁,据此推算黄帝出生于公元前2717年。相传黄帝一生下来,就显得异常的神灵。生下没多久,便能说话。到了15岁,已经无所不通了。公元前2697年,20岁的黄帝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在黄帝成为氏族首领之后,有熊氏的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一个独立的黄帝部落。黄帝部落在从姬水向东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了神农以来的农业生产经验,将原始农业发展到高度繁荣阶段,使本部落迅速发展壮大。因他发明了轩冕,故称之为轩辕。

相关推荐

  • 孔子弟子中为人好学不迁怒指的是谁

    孔子弟子中为人好学不迁怒指的是谁

    孔子,弟子,,公元前,赞其,曲阜市,孔子,和睦,城东,山前,曹姓,春秋,颜庙,颜回颜回十三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颜回素以德行著称,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故孔子常称赞颜回具有君子四德。颜回简介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曹姓,颜氏,名回,字子渊,鲁国都城人(今山东曲阜市),居陋巷(今山东省曲阜市旧城内的陋巷街,颜庙所在之地)尊称复圣颜子,...

  • 白马非马的哲学原理

    白马非马的哲学原理

    白马,,公元前,出发,违背,实体,本来,导致,生物,惯例,白马非马,白马,真理具有相对性白马非马的哲学原理真理具有相对性。白马指的是白色的马,“马”代表马这种生物的总称,这个逻辑命题的关键在于“非”这个连词。“白马”的称谓暗示着它与“马”之间存在联系,但“非马”这个判断则违背了普遍的逻辑惯性。《白马论》这样就割裂了一个命题中主语和述语的联系。从这种形而上学的思想出发,势必将一般看成是独立自存的实体,其结果导致了客观唯心主义。“白马非马”这...

  • 06化成分数是多少

    06化成分数是多少

    06,化成分数,,公元前,单位,时代,测量,用于,分数,点后,可带,初期,中国,3/50.6化成分数是3/5。解答过程如下(1)0.6是一个小数,小数化分数可以先写成分母为1的形式,即0.6=0.6/1。(2)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以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结果不变,把0.6/1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10,得到:0.6/1=6/10。(3)6/10不是一个最简分数,再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分子分母同时除以3得到:6/10=3/...

  • 什么动物是看家护院

    什么动物是看家护院

    看家护院,动物,,狗狗,新世,中国,公元前,训练狗狗,东北,狩猎,晚期,嗅觉,周家,狗狗是看家护院的。狗是由狼驯化而来的。早在狩猎采集时代,人们就已驯养狗为狩猎时的助手。因此,狗算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郑裴李岗、浙江余姚河姆渡等遗址,都发现了狗骨骼,足证其驯养历史之久远。有很多人都会羡慕别人家的狗狗,怎么样的乖又怎么样特别的听话,然后还发出听话的都是人家家的狗狗的言论。其实这样说是不对的,因为狗狗无论如何都是要靠人去引...

  • 从善如流的上一句是什么

    从善如流的上一句是什么

    从善如流,上一句,,庄子,同和,解释,救援,公元前,时代,错误,从善如流,楚国,正确,改过不吝从善如流的上一句是:改过不吝。这句话的意思是,改正自己错误的时候从来不会犹豫,听从他人善意的劝说就像水往低处流那样欢快自然。该句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上皇帝书》。从善如流的解释: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像流水一样。形容乐于听取正确的意见,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快而自然。 出处左丘明《左传·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 陶朱公是我国古代对富商的称呼吗?

    陶朱公是我国古代对富商的称呼吗?

    蚂蚁庄园,,货物,商店,公元前,商旅,春秋,开拓者,定陶,大夫,广州,出售,是陶朱公传说是源于山东定陶的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陶朱公传说主要是关于陶朱公居陶十九年间理财、散财的民间传说,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陶朱公本名范蠡,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楚国宛地三户(今南阳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越国相国、上将军。曾献...

  • bhd是什么货币

    bhd是什么货币

    bhd,货币,,巴林,美元,货币,汇率,英镑,面额,气温,印度,公元前,卡塔尔,巴林bhd是巴林的货币。bhd就是巴林丁那,是巴林的货币,巴林是一个邻近波斯湾西岸的岛国。根据货币实时兑换汇率,2020年3月12日16时,1巴林第纳尔=18.5472人民币。巴林所有的钞票均由巴林货币局发行。 巴林纸币的尺寸随面额大小而变化,最大面额20第纳尔的尺寸为:16.0×8.0厘米,而最小面额0.5第纳尔的尺寸仅为:14.5×6.4厘米。巴林铸币质地...

  • 窃符救赵的主人公是谁

    窃符救赵的主人公是谁

    窃符救赵,主人公,,请求,公元前,军营,自杀,救援,无忌,魏国,作用,验证,平之,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信陵君,也就是魏无忌。魏无忌是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魏昭王少子、魏安厘王的异母弟。公元前276年,被封于信陵(河南宁陵县), 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窃符救赵,是战国时期著名历史典故。窃符救赵的故事窃符救赵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中国的国土上分布着七个实力比较强大的国家,分别是赵国、魏国、韩国、秦国、...

  • 黄帝与蚩尤之战的著名战役叫什么

    黄帝与蚩尤之战的著名战役叫什么

    黄帝,蚩尤,,涿鹿,时代,命令,发现,轩辕,蚩尤,双眼,眼睛,突变,意图,涿鹿之战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黄帝被尊祀为“人文初祖”,黄帝的传说反映了春秋战国年间民族融合的现实诉求,为凝聚诸氏族部落为一个整合民族就需要追溯一个各民族所共同的始祖——“种族的偶像”,“黄帝”及其传说由此而来。涿(zhuō)鹿之战,距今大约4600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争夺...

  • 世界上最早的几何光学著作

    世界上最早的几何光学著作

    世界之最,著作,,条件,推理,著作,逻辑推理,又称,公元前,理中,性问题,逻辑学,模式,墨经《墨经》是《墨子》书中的重要部分,约完成于周安王14年癸巳(公元前388年)。《墨经》(又称《墨辩》)是中国古代战国后期墨家的著作《墨子》一书中的重要部分,有《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6篇。主要是讨论认识论、逻辑学和自然科学的问题。《墨经》中包含了丰富的关于力学、光学、几何学、工程技术知识和现代物理学、数学的基本知识。后期墨家逻辑以...

  • 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谁?

    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谁?

    四面楚歌,,四面,公元前,项羽,一阵阵,喝酒,八百,营里,发现,击后,泗水,项羽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西楚霸王项羽,英勇出众是秦末农民起义乱世天下中一等一的大神,和刘邦一同抵御秦代后,为了更好地角逐皇位,二人开始了楚汉之争。项羽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唐宋典籍记载为周王族诸侯国项国后代,姬姓,项氏,名籍,字羽,泗水郡下相县人。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项羽虽于战争前期取得胜利,但因分封诸侯,内部矛盾重重,加以...

  • 战国时的郑国是怎么灭亡的

    战国时的郑国是怎么灭亡的

    郑国灭亡,,公时,新郑,姬姓,四代,公元前,中国,新郑县,东迁,两国,衰弱,郑国总体军事实力较强,最终被韩国所灭。进入战国,郑国仍然得以苟延残喘。此时郑国最大之敌人已经是新兴的韩国。然郑国仍内乱内斗不止,郑哀公为国人所杀。于是国人立幽公之弟公子骀为君,是为郑繻公。厉公在位二十八年间,郑国大乱,从此郑国日益衰落。厉公下传两代到了缪公,以后郑为晋、楚两国威逼,几乎年年不得安宁。缪公下传两代到襄公时期,楚国曾攻占郑国,襄公忍辱存国。襄公下传四代...